相關數據顯示,上周目前美國市場漲幅在3.8%-6%之間,韓國市場上漲5%以上。獨聯體出口價格和中東進口報價也上漲10美元/噸以上。推動著國際鋼價上漲的因素,除了需求有適當回升之外,更主要是的是鐵礦石等各項成本在急劇上漲。
“如果從4月份開始,長協價按上漲90%計算,每噸鋼材的成本增加約300元。”赫榮亮表示,成本的不斷上漲,將吞噬主要鋼鐵產品的大部分盈利。赫榮亮表示,目前熱卷虧損比較明顯,長材、中板、鍍鋅板等品種利潤極低,真正利潤比較好的是冷軋板。
“商品價格不可能一直上漲,個人認為,雖然目前庫存出現下降,鋼價還能夠有一定上升空間,但國內鋼市流通環節的弊病,鋼廠竭澤而漁的心態,將最終導致市場價格透支。”赫榮亮表示,由于中國的經濟形勢并沒有如象想中復蘇得那么快,有效需求不足,以及鐵礦石市場的炒作難以持續,后期看空,再加上流通渠道鋼廠對貿易商的盤剝難以持續,勢必最終導致鋼價有較大的波動,無法維持目前的強勢。